5月22日下午,集成电路学院在韵苑7栋139活动室举办了以“忆苦思甜的故事”为主题的茶话会。本次活动特邀退休教师刘刚教授与青年学子共话成长,活动由学院辅导员景智君主持。

刘老师以自己从湖南农村到华科求学、留校任教的人生历程为叙事主线,串联起了学校的建校史。上世纪70年代,面对实验设备匮乏、原材料短缺与国际技术封锁的多重挑战,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,让我们在困境中开辟出一条自主办学之路。从建校初期的简易校舍,到如今学科齐全、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校园,华中大在正以坚定步伐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前进。她叮嘱同学们要铭记党和国家的培育之恩,将个人理想融入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去。
谈及半导体专业初创阶段,面对西方技术封锁,刘老师与前辈们自力更生研制设备和材料,在反复实验试错中探索前行。她勉励同学们“科学技术的进步要靠实践、靠吃苦、靠自主,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。”她激励同学们要以黄令仪先生“匍匐在地,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”的赤子情怀为榜样,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攻克集成电路领域的“卡脖子”技术。

交流环节中,刘老师针对同学们的提问逐一进行回答,她对同学们提出了“三个气”的殷切期望:一要有豪气,不惧困难挫折,以壮志豪情投身无限事业;二要有静气,沉下心来,保持心平气和;三要有清气,坚守底线,行得端正,活得坦然。
此次交流活动,刘老师用亲身经历传递了感恩之心、奋斗精神与人生智慧,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课,激励着大家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砥砺前行,在攻克“卡脖子”技术的新征程中勇担使命、贡献青春力量。